沖泡鐵觀音茶杯的形狀大小選取

沖泡鐵觀音最好的器皿是白瓷蓋碗,大小以適合一次泡7克鐵觀音的比較合適,而且不一定得是“三才碗”,只要是白色的瓷碗就可以了。而蓋碗的選擇要點是密度大,色澤自然,茶湯在杯中不會因為瓷器的色澤變色,其次茶具的選取上還有個小知識,茶具的厚度不宜過薄,也不要太厚,其中最主要的是蓋子和碗一定要緊密,蓋子蓋在碗上最好沒有縫。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好的器皿。
鐵觀音茶杯
盛茶湯的杯子器型大小選取
葡萄杯茶杯:烏龍茶盛茶的杯子大部分是:“葡萄杯”的杯型。購買茶葉器具,比如白瓷蓋碗,一般都會配備六只左右的小“葡萄杯”這樣的杯型容易聚氣和聚味,十分適合鐵觀音這樣清香的茶類。抿一口,杯子見底,回味無窮。
但是如果杯型容量太大,茶湯容易冷卻,影響口感。杯型開口過大,聚氣上會有影響。同時葡萄杯不宜太小,太小的話不好品嘗出其中滋味,有時候品茶并非一口就能辨別出優(yōu)劣。
沖泡鐵觀音的程序
沖泡鐵觀音的程序就是“功夫茶”程序,這點很多茶友都知道,我這里也就不羅嗦了。
但還是有值得一提的地方,就是所謂的“高沖低泡”。
高沖:能讓鐵觀音的“蜻蜓頭”定型技術(shù)的茶葉,翻滾充分,更快速地接觸到開水,進(jìn)而水和茶融合。
低泡:最低限度減緩茶湯冷卻時間,使其不會在空氣中,流失香氣和韻味。
沖泡對鐵觀音影響因素。
水質(zhì):沖泡鐵觀音的水質(zhì)要講究,強(qiáng)烈建議不要用水廠的自來水,有條件的選取山泉水,礦泉水次之。
溫度:沖泡的溫度適宜100度的開水,除非是那種新的樹樅和柔嫩的原料。但不是原料柔嫩就是好茶,主要看鐵觀音的香氣,韻味,湯水的色澤來結(jié)合。
出湯時間:好的鐵觀音是可以浸泡或者叫“留根”泡法,這主要是鐵觀音的正炒型清香類,其中的道理是這樣的,清香型鐵觀音對比其他香型的茶其發(fā)酵程度偏低,香味也相對比較柔和,也因此不怕浸泡。對于濃香類,特別是拖酸類,最好5秒內(nèi)出湯,否則太濃了影響口感。
建立鐵觀音的感官系統(tǒng)
老茶友對鐵觀音的品味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建立,上了境界的老茶友也會去稍微改變下泡法,成為自己品味上的“神來之筆”,讓自己的境界更上一層樓。
新茶友更是要注意對鐵觀音的感官系統(tǒng)的建立,否則即使按步驟來沖泡,也不能把鐵觀音的精髓完全體驗到。所以,新茶友在品鑒中,會發(fā)現(xiàn)每一次的對鐵觀音的理解又有精進(jìn),慢慢地隨著品嘗的增加也就逐漸熟知了。

您可能還會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: